殿前欢·离思
张可久〔元代〕
月笼沙,十年心事付琵琶。相思懒看帷屏画,人在天涯。春残豆蔻花,情寄鸳鸯帕,香冷荼蘼架。旧游台榭,晓梦窗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月色笼罩河沙,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。思念心上人懒得看那帏屏上的画,心上人远在天涯。春天过去豆蔻开花,一片深情寄去绣有鸳鸯图案的罗帕,百花凋谢后酴醿独开冷清肃杀。梦中重游旧时楼台亭榭,梦醒时旭日已映照窗纱。
注释
月笼沙:用唐杜牧《泊秦淮》诗句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。”
“十年”句: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;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”
豆蔻花: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。初夏开花,象征春光已残。杜牧《赠别诗》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喻未嫁少女。”
鸳鸯帕:绣有鸳鸯图案的罗帕。
荼蘼:草本花
创作背景
这首散曲为代言体作品,为思念远方情人的闺中女子代言,创作时间未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鹏 闫丽红·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·武汉:崇文书局,2020
2、
蒋星煜 等·元曲鉴赏辞典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
赏析
此曲开篇“月笼沙”,出自杜牧《泊秦淮》中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,点明人物活动的背景,一片月色朦胧笼罩着一分惆怅的心情。“十年心事付琵琶”化用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的诗句“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;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”。女子在月色笼罩河沙的场景中,将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。宋代词人晏几道有云:“记得小蘋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,琵琶弦上说相思”(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)。古时女子通常借助乐器、扇子、纸笔等诉说心事。“十年心事”意在表明女子的相思之情浓厚深长。宋代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亦有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之句,感情深沉悲痛,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,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
简析
此曲写闺中女子对相隔遥远的情人的思念,她苦思冥想,不堪忍受,只得把一腔深情寄托在琵琶弦上,笼罩着深深的惆怅和急切的企盼,反映了她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惆怅,具有谐美悲凉相夹杂的复杂况味。全曲意境空灵蕴藉,情韵缠绵隽永,句子长短参差,跳荡有致。
张可久
张可久(约1270年~约1350年),字小山(《录鬼簿》);一说名伯远,字可久,号小山(《尧山堂外纪》);一说名可久,字伯远,号小山(《词综》);又一说字仲远,号小山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庆元(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)人,元朝著名散曲家、剧作家,与乔吉并称“双壁”,与张养浩合为“二张”。现存小令800余首,为元曲作家最多者,数量之冠。他仕途失意,诗酒消磨,徜徉山水,作品大多记游怀古、赠答唱和。擅长写景状物,刻意于炼字断句。讲求对仗协律,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。 251篇诗文 187条名句
文天祥传
《宋史》〔元代〕
文天祥字宋瑞,又字履善,吉之吉水人也。年二十举进士,对策集英殿。帝亲拔为第一。咸淳九年,起为湖南提刑,因见故相江万里。万里素奇天祥志节,语及国事,愀然曰:“吾老矣,观天时人事当有变,吾阅人多矣,世道之责,其在君乎?君其勉之。”十年,改知赣州。德祐初,江上报急,诏天下勤王。天祥捧诏涕泣,发郡中豪杰,有众万人。事闻,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。其友止之,天祥曰:“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,一旦有急,征天下兵,无一人一骑入关者,吾深恨于此,故不自量力,而以身徇之,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。”尽以家赀为军费。明年正月,除知临安府,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,如军中请和,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。丞相怒拘之,北至镇江。天祥夜亡入真州,展转至高邮,泛海至温州。至元十五年十二月,趋南岭。天祥方饭五坡岭,张弘范兵突至,天祥仓皇出走,千户王惟义前执之。至潮阳,见弘范,左右命之拜,不拜,弘范遂以客礼见之,与俱入崖山,使为书招张世杰。天祥曰:“吾不能捍父母,乃教人叛父母,可乎?”索之固,乃以所书《过零丁洋》诗与之。崖山破,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。天祥在燕凡三年,上知天祥终不屈也,召入谕之曰:“汝何愿?”天祥对曰:“天祥受宋恩,为宰相,安事二姓?愿赐之一死足矣。”然犹不忍,遽麾之退。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,从之。俄有诏使止之,天祥死矣。天祥临刑殊从容,谓吏卒曰:“吾事毕矣。”南乡拜而死。数日,其妻欧阳氏收其尸,面如生,年四十七。其衣带中有赞曰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,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