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梅
杨万里〔宋代〕
春榜梅梢瘦处回,小花未忍折将来。
却缘久住成幽事,剩看南枝一度开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信悄然爬上瘦削的梅枝,新绽的小花让人不忍摘取。
久居山中已惯看幽静景致,静待南枝上的梅花再一次盛开。
注释
梅梢:梅树梢头。
幽事:幽景,胜景。
简析
《探梅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佳作,选自他的诗集。全诗以探访梅花为主线,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品格,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绘。如诗中的“春榜梅梢瘦处回,小花未忍折将来”两句,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瘦削和娇嫩,同时表达了诗人的怜爱之情。在表达情感方面,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、孤独却又不失豁达与乐观的情感氛围。这种情感色彩既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向往,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和感悟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 4974篇诗文 260条名句
山之高三章
张玉娘〔宋代〕
山之高,月出小。月之小,何皎皎!我有所思在远道,一日不见我心悄悄。
采苦采苦,于山之南。忡忡忧心,其何以堪!
汝心金石坚,我操冰雪洁。拟结百岁盟,忽成一朝別。朝云暮雨心去来,千里相思共明月。
水调歌头·徐州中秋
苏辙〔宋代〕
离别一何久,七度过中秋。去年东武今夕,明月不胜愁。岂意彭城山下,同泛清河古汴,船上载凉州。鼓吹助清赏,鸿雁起汀洲。
坐中客,翠羽帔,紫绮裘。素娥无赖,西去曾不为人留。今夜清尊对客,明夜孤帆水驿,依旧照离忧。但恐同王粲,相对永登楼。